清廉小故事
小故事——清廉若水
隋赵轨在齐州作刺史佐吏官时,东邻的桑葚熟透了落到他家,他就让家人捡起来送还。后做原州总管司马,某日夜行,左右的马跑进田里踏坏了庄稼,他就停马等到天亮,查访到庄稼的主人,赔偿之后才离开。他被征召到朝廷任职时,送行的父老们挥泪拜别说,“您就像水一般清洁,所以不敢拿壶酒来相送,请用一杯清水为您饯别。”赵轨接过一饮而尽。
身无长物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身无长物”。
成语典故
东晋时有个人叫王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他出身高贵,父亲王蕴任光禄大夫,妹妹当了孝武帝的皇后。但王恭不是个轻浮子弟,很注重节操,从小就有好名声。丞相谢安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会大有出息。他也自信才华过人,以后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在生活上,王恭非常简朴,他与同族的王忱很要好,二人都很有才名。王恭住在会稽,王忱住在都城建康。二人交情虽好,却不经常见面。一次,王恭随父亲到都城,王忱知道了,就来见他。二人交谈时,王忱看上了王恭坐的一张竹席,有六尺长,很精美。王忱想:王恭从会稽来,那里盛产竹子,这东西恐怕带得多。于是对王恭说:“你这竹席不错,能送我一张吗?”王恭表示同意。并马上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卷起来,让王忱带去了。过后,他在地上铺了一张草垫子,就坐在上面。
王忱听说后,很吃惊,赶来向王恭道歉:“真对不起,我还以为你不光只有一张竹席呢。”王恭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我这个人,身无长物。”王忱见王恭生活简朴,对人又这样慷慨大方,更加敬重他。
王恭后来受到孝武帝重用,官至叔督、平北将军,实现了辅佐朝廷治理国家的壮志。
扫墓祭祖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东晋王朝的大贵族,作为王氏家族的一员,王恭还如此节俭,确是难能可贵。王恭从盛产竹席的会稽回来,带些那里的土特产应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但他家中却没有一件多余之物。“俭以养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传承的优秀品质,无论何时,人们都应该勤俭节约,不可肆意挥霍、奢侈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