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方案 -> 正文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时间:2025-07-08 作者: 点击: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301K

一、培养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适应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口腔临床诊治及口腔卫生保健相关岗位从事口腔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拥有较强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道主义和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

2.了解并遵守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促进口腔健康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学会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身权益;掌握心理健康、体育锻炼的基本要领和技能;了解文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经济、心理状态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人群健康、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具有从社会层面分析、解决口腔健康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用于指导未来口腔医学的学习和医疗实践;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将之融会贯通。

4.具有选择和应用适宜的辅助检查对口腔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的能力;具备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和口腔健康保健意识,积极参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社会活动。

5.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二、毕业要求

(一)职业精神与素养领域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视生命,愿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重视人文精神,关爱生命,拥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沟通能力;依法行医,学会用法律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4.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持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创业精神。

(二)科学和学术领域

1.了解生命各阶段正常结构功能和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基本原则;充分认识环境、心理、社会及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掌握与口腔相关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安全知识,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较强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拥有创新意识,能持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探索现代先进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3.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5.掌握口腔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疾病发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腔临床医学各种理论和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治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口腔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了解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和筛查的基本原则;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的基本规律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具备口腔预防医学理念和基本技能,树立社会群体预防观念、综合保健观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思想。

7.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独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研究医学问题并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具备科学批判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临床能力领域

1.具备全面、系统、规范、正确地采集全身病史的能力;具备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具备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的能力;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具备对辅助检查主要结果的判断能力;具备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断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简单处理能力;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能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临床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2.具备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合作的能力。

3.具备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的能力。

4.掌握口腔各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口腔各学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口腔辅助检查方法及判读、口腔材料的性能及使用。

(四)健康与社会领域

1.能够了解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口腔健康方面政策法规,理解合理分配有限资源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安全,及时识别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2.能够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习俗、环境等社会因素对口腔健康的影响;能够以不同的角色进行有效沟通,解释和评估人群口腔健康检查和预防措施,指导人群口腔健康状况的检测、随访、用药和康复治疗等。

3.能够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影响人群口腔健康、疾病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因素,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口腔健康的责任意识,针对不同人群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和预防工作,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和个人生活质量。

三、学制与学位

   制:学制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四、主干课程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牙体病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牙槽外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创伤、颞下颌关节疾病、唾液腺疾病、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肿瘤、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

五、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关系矩阵

(一)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1

2

3

4

5

职业精神与

素养领域

1

H

L

/

/

/

2

/

H

/

/

L

3

L

/

/

/

/

4

/

/

/

/

H

5

/

/

/

/

L

科学和

学术领域

1

/

M

L

/

/

2

/

L

/

M

/

3

/

/

/

/

/

4

/

/

M

H

/

5

/

/

/

/

L

6

/

H

M

H

L

7

/

/

/

L

L

临床能力领域

1

/

/

H

L

/

2

/

/

/

/

H

3

/

/

/

H

/

4

/

/

H

H

/

健康与

社会领域

1

/

H

/

/

/

2

/

M

/

M

/

3

/

/

H

M

/

注:根据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毕业要求对该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职业精神与素养领域  

科学和学术领域

临床能力领域

健康与社会领域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1

2

3

4

1

2

3

通识

教育

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

0.1

0.1


















劳动教育理论课


0.1


















安全教育







0.2













体育


0.1


















形势与政策

0.2



















开学第一课





0.2












0.2

0.1

0.1

实验室安全培训







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0.3















生成式人工智能







0.2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



















军事理论

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0.2



















医学人工智能导论







0.1













医疗AI综合应用







0.1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0.3















劳动教育实践课


0.1


















美育


0.1


















美育实践课


0.1


















思政类


0.1


















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












0.1








大学计算机












0.2








医用物理学




0.3
















基础化学








0.1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0.1








有机化学








0.1












医学文献检索












0.2








学科基础课程

系统解剖学






0.2














组织学与胚胎学






0.1














显微形态实验学








0.1












医学细胞生物学








0.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












医学心理学



0.1



0.1








0.3

0.1



0.3


卫生法学



0.3














0.3



生理学








0.1












医学免疫学








0.1












机能实验学








0.1












医学伦理学



0.3

















药理学








0.1












病理学






0.1














病理生理学






0.1














医学微生物学








0.1












医学英语












0.2








卫生学






0.2





0.3




0.3


0.3

0.3

0.3

循证医学




0.3








0.2

0.2







专业教育课程

口腔医学导论






0.2











0.2


0.1

诊断学









0.1




0.3







外科学总论









0.1











内科学









0.1











医学影像学









0.1




0.2







口腔预防医学











0.3




0.3



0.2

0.2

儿科学









0.1











眼科学









0.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0.1











急救与灾难医学







0.1


0.1




0.2







牙体病学










0.1






0.1




口腔正畸学










0.1






0.1




口腔黏膜病学
















0.1




牙槽外科学










0.1






0.1




口腔颌面部感染










0.1










口腔颌面部创伤
















0.1




颞下颌关节疾病










0.1










口腔修复学










0.1






0.1




牙髓病学










0.1






0.1




牙周病学










0.1






0.1




唾液腺疾病










0.1










牙颌面畸形










0.1










口腔颌面肿瘤
















0.1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


0.1











0.1







公益劳动


0.1


0.1
















社会实践




0.3

0.2






0.3




0.3




0.3

早期专业见习



0.1











0.1






临床实习



0.1






0.2





0.3






专业临床实习



0.1








0.1



0.3


0.1


0.1


目标值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六、学分要求

1 口腔医学专业各类课程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分

占总学分

通识教育课

23

40

16.98%

公共基础课

7

30.5

12.95%

学科基础课

18

56.5

24%

专业教育课

23

60.5

25.69%

拓展选修课

3

16

6.79%

集中实践课

6

32

13.59%

合计

80

235.5

100%

本专业规定最低总学分235.5学分。其中拓展选修课程最低16学分,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4学分,专业选修课最低6学分,第二课堂最低6学分(第二课堂依据《长治医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执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2学分,包括早期专业见习0.5学分,临床实习6学分、专业临床实习23学分、公益劳动0.5学分、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七、实践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一)实践环节学分统计


2 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学时

周数

安排学期

学分

占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课程  实践

通识教育课程

276

-

1-6

12

11.9%

公共基础课程

132

-

1-3

8.25

8.2%

学科基础课程

302

-

2-6

19

18.8%

专业教育课程

378

-

6-8

23.625

23.4%

综合  实践

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

-

2

1

1

1.0%

早期专业见习

16

-

1

0.5

0.5%

临床实习

-

12

6

6

5.95%

专业临床实习

-

46

9-10

23

22.8%

公益劳动

-

1

-

0.5

0.5%

社会实践

-

2

假期

1

1.0%

第二课堂

-

-

1-10

6

5.95%

合计

1104

63

-

100.875

100%

实践教学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42.83%

(二)时间安排

第一学年: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通识教育课实践;公共基础课实践;学科基础课实践;公益劳动;假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早期专业见习16学时)。

第二学年: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公共基础课实践;学科基础课实践;公益劳动;假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口腔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学年: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学科基础课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假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临床实习12周。

第四学年:专业教育实践;假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第五学年:专业临床实习46周;第二课堂。

八、学业评价

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采用合理的、多样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将考核与评价分析结果和存在问题反馈给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用于改进教与学。

(一)课程考核

1.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通等线上课程平台的任务点和测试题的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考核、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讨论)评分、实验完成情况、课外作业等,根据学生的表现来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50%。

2.终结性评价:包括考试和考查两种,凡按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均须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记分,考查课程按五级分制记分。

(二)形成性评价

通过Mini-CEX评价量表、DOPS评估、实习考核手册、实验报告、PBL评价、OSCE、课程综述、随堂考核、课后作业、床边考核、网上自测等基本方法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向学生提供学习表现反馈信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改进不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毕业考核

实习结束后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毕业综合考核由理论综合考试40%与临床技能考核60%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毕业理论综合考核涵盖牙体病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黏膜病学、牙槽外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创伤、颞下颌关节疾病、唾液腺疾病、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14门课程;临床技能考核为多站式考核。

九、毕业合格标准与学位授予

毕业要求: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成绩合格,至少修满规定的235.5学分,准予毕业。

学位授予:学生达到准予毕业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1,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和《长治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学业水平;平均学分绩点<2.1,但满足《长治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特殊情形的申请条件,可提出学位申请,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有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拓展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将口腔基础医学课程和口腔临床医学课程以知识模块的形式进行整合,整合后的相关课程共设置11个模块,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1个模块分别为牙体病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牙槽外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创伤、颞下颌关节疾病、唾液腺疾病、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肿瘤。

(二)教学进程表


序号

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课程性质

考核性质

学时数

学期分配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通识教育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

T150201B01

3

必修

考试

48

32


16

48











2

劳动教育理论课

T190301B02

1

必修

考查

16

16



8

8










3

安全教育

T190201B02

1

必修

考查

16

16



8

8










4

体育

T160101B01

T160101B02

T160101B03

T160101B04

4

必修

考试

144

16


128

36 (4/32)

36  (4/32)

36  (4/32)

36 (4/32)








5

形势与政策

T150501B02

T150501B04

T150501B06

2

必修

考查

72

48


24

12

(8/4)

12

(8/4)

12

(8/4)

12

(8/4)

12

(8/4)

12

(8/4)






6

开学第一课

T100002B08

1

必修

考查

18

18



4

2

2

2

2

2

2

2




7

实验室安全培训

T200004B08

1

必修

考查

16

16



2

2

2

2

2

2

2

2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T190401B06

2

必修

考查

32

32



8


8


8

8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150301B02

3

必修

考试

48

32


16


48










10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T150102B02

1

必修

考查

16

10


6


16










11

生成式人工智能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第二学期通过网络平台修读


12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第三学期通过网络平台修读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150101B03

3

必修

考试

48

32


16



48









14

军事理论

T190101B03

2

必修

考查

32

32





32

其中8学时为线下课程,24学时为线上课程


1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T150401B04

3

必修

考试

48

32


16




48








16

医学人工智能导论

T130118B04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T150402B05

3

必修

考试

48

32


16





48







18

医疗AI综合应用

T130119B06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19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T150102B08

1

必修

考查

16

10


6








16




20

劳动教育实践课

T100002B04

1

必修

考查

16



16

第三、四学期学生在劳动周内完成


21

美育


2

必选

考查

32

32



第三、四学期通过网络平台修读


22

美育实践课


1

必选

考查

16



16

第三、四学期修读


23

思政类


1

必选

考查

16

16



第五、六学期通过网络平台修读,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和《宪法学》6门课程中任选1门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小计

门数:23

40



762

486


276

126

148

156

116

72

40

4

20




24

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

G170101B01   G170101B02   G170101B03  G170101B04

12

必修

考试

192

192



48

48

48

48








25

大学计算机

G180101B01

2

必修

考查

32

10

22


32











26

医用物理学

G040101B01

4

必修

考试

64

40

24


64











27

基础化学

G060206B01

3.5

必修

考试

56

36

20


56











28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G180201B02

3

必修

考试

48

20

28



48










29

有机化学

G060208B02

4

必修

考试

64

44

20



64










30


医学文献检索

G050134B03

2

必修

考查

32

14

18




32









公共基础课程小计

门数:7

30.5



488

356

132


200

160

80

48








31

学科基础课程

系统解剖学

X041320B02

6.5

必修

考试

104

50

54



104










32

组织学与胚胎学

X041101B02

2

必修

考试

32

32




32










33

显微形态实验学

X041801B02

X041801B03

X041801B05

5

必修

考试

80


80



24

16


40







34

医学细胞生物学

X041202B03

1.5

必修

考试

24

24





24









3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X040601B03

7

必修

考试

112

72

40




112









36

医学心理学

X110402B03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37

卫生法学

X150202B04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38

生理学

X041001B04

4.5

必修

考试

72

72






72








39

医学免疫学

X040301B04

3

必修

考试

48

36

12





48








40

机能实验学

X041702B05

5.5

必修

考试

88


88





32

56







41

医学伦理学

X150601B05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42

药理学

X060103B05

3.5

必修

考试

56

56







56







43

病理学

X011601B05

3.5

必修

考试

56

56







56







44

病理生理学

X040701B05

2.5

必修

考试

40

40







40







45

医学微生物学

X040201B05

3.5

必修

考试

56

40

16






56







46

医学英语

X100002B06

2

必修

考查

32

32








32






47

卫生学

X070205B06

2.5

必修

考试

40

28

12







40






48


循证医学

X070413B08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学科基础课程小计

门数:18

56.5



904

602

302



160

168

168

320

72


16




49

专业教育课程

口腔医学导论

Z100002B01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50

诊断学

Z021102B06

5

必修

考试

80

54

26







80






51

外科学总论

Z020202B06

2.5

必修

考试

40

30

10







40






52

内科学

Z020102B06

4

必修

考试

64

64








64






53

医学影像学

Z090101B06

2

必修

考查

32

32








32






54

口腔预防医学

Z100601B06

2.5

必修

考试

40

24

16







40






55

儿科学

Z020402B06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55

眼科学

Z020502B06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57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Z021002B06

1

必修

考查

16

16








16






58

急救与灾难医学

Z020902B06

1.5

必修

考查

24

24








24






59

牙体病学

Z100101B07

5

必修

考试

80

40

40








80





60

口腔正畸学

Z100401B07

5

必修

考试

80

22

58








80





61

口腔黏膜病学

Z100102B07

1.5

必修

考试

24

22

2








24





62

牙槽外科学

Z100201B07

2.5

必修

考试

40

30

10








40





63

口腔颌面部感染

Z100202B07

1.5

必修

考试

24

16

8








24





64

口腔颌面部创伤

Z100203B07

1

必修

考试

16

8

8








16





65

颞下颌关节疾病

Z100204B07

1

必修

考试

16

10

6








16





66

口腔修复学

Z100301B08

9.5

必修

考试

152

48

104








64

88




67

牙髓病学

Z100103B08

4

必修

考试

64

32

32









64




68

牙周病学

Z100602B08

3.5

必修

考试

56

28

28









56




69

唾液腺疾病

Z100205B08

1.5

必修

考试

24

14

10









24




70

牙颌面畸形

Z100206B08

1.5

必修

考试

24

14

10









24




71

口腔颌面肿瘤

Z100207B08

1.5

必修

考试

24

14

10









24




专业教育课程小计

门数:23

60.5



968

590

378


16





328

344

280




合计

门数:71  

187.5



3122

2046

812

264

342

468

404

332

392

440

348

316




72

拓展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任选课


≥4

选修


≥64




学生需在修业年限内完成至少4学分的通识教育任选课。详见各学期公共选修课目录


73

专业选修课


≥6

选修


≥96




学生需在修业年限内至少完成6学分的专业选修课,详见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74

第二课堂

T200001X10

≥6

选修






学生需在修业年限内至少完成6学分的第二课堂,详见《长治医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拓展选修课程小计


16

/

/

160

160

/

/

/

/

/

/

/

/

/

/




75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

J190102B01

1

必修


2w



2w

急救技能实训在军训期间,以方队为单位开展教学


76

公益劳动

J200002B04

0.5

必修


1w



1w

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利用空堂时间开展


77

社会实践

J200003B08

1

必修


2w



2w

利用假期开展




78

早期专业见习

J100001B01

0.5

必修


16



16

16











79

临床实习

J100002B06

6

必修


12w



12w






12w






80

专业临床实习

J100003B10

23

必修


46w



46w









46w


实践教学环节小计

/

32

/

/

16h+63w



16h+63w

16





12w



46w


合计

235.5

/

/

3298h+63w

2194

812

292h+63w

358

468

404

332

392

440h+ 12w

348

316

46w


注:1.体育课连续两年体质测试不合格学生,于三年级或四年级应选修特色体育项目选修课,该课程不计入总学分,具体由公共体育教学部会同临床学院共同执行。

2. 拓展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任选课、专业选修课和第二课堂三部分,至少需完成16学分方达毕业要求,通识教育任选课通过网络公共选修课和校内现场选修课方式开展;专业选修课通过慕课形式开展。

3. 集中性实践环节共需完成6316学时计32学分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2周,公益劳动1周,社会实践2周,早期专业见习16学时,临床实习12周(包括心血管内科2  周、呼吸内科1周、内分泌科1周、消化内科1周、胃肠外科1周、肝胆外科2周、眼科1周、耳鼻喉科1周、急诊科2周),专业临床实习46周(口腔颌面外科12周,口腔内科12周,口腔正畸10周,口腔修复10周,口腔预防2周)。

(三)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考核 性质

学时数

建议选修学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1

医学社会学

Z150602X02

1

考查

16

16











2

临床营养学

Z070215X04

1

考查

16

16











3

药物毒理学

Z060119X04

1

考查

16

16











4

医学遗传学

Z041206X04

1

考查

16

16











5

传染病学

Z011301X05

1

考查

16

16











6

医院感染管理学

Z011203X06

1

考查

16

16











7

医学统计学

Z070124X06

1

考查

16

16











8

流行病学

Z070123X07

1.5

考查

24

24











9

妇幼保健学

Z020007X08

1

考查

16

16











10

口腔种植学

Z100208X08

1

考查

16

16











11

牙合学

Z100302X08

0.5

考查

8

8











(四)学时(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总学时、周数

总学分

理论学时/学分

实验实践学时、周数/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698

36

438/25

260/11

必选

64

4

48/3

16/1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488

30.5

356/22.25

132/8.25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904

56.5

602/37.5

302/19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

968

60.5

590/36.875

378/23.625

拓展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任选课

选修

64

4

64/4

-

专业选修课

选修

96

6

96/6

-

第二课堂

选修

-

6

-

-/6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含急救技能实训)

必修

2w

1

-

2w/1

公益劳动

必修

1w

0.5

-

1w/0.5

社会实践

必修

2w

1

-

2w/1

早期专业见习

必修

16

0.5

-

16/0.5

临床实习

必修

12w

6

-

12w/6

专业临床实习

必修

46w

23

-

46w/23

合计

-

3298h+63w

235.5

2194/134.625

1104h+63w/100.875

理论教学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57.17%

实践教学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42.83%



版权所有:长治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电话:0355-3151566